甜食的誘惑總是讓人無法抗拒,可是攝入過多糖分又存在引發肥胖及代謝疾病的顧慮。因此,近年來越來越多使用代糖的產品因應而生。
糖類是提供甜味口感及產生熱量的成分,常見的有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、麥芽糖、及乳糖等。而一般對於『代糖』的理解,就是和糖類一樣可使食品有甜味的替代品,不但產生的熱量較低,勝至於無熱量,而且不會造成蛀牙,所以現今被廣泛地用於口香糖、糖果等產品。代糖具有不影響血糖濃度的特性,因而適合糖尿病友酌量食用,是糖尿病患者在選擇甜食的好選擇。坊間訴求健康代糖的種類繁多,一般可區分為天然、化學合成兩種。
一、天然代糖
l 山梨醇(Sorbitol):一八七二年由藍莓中提煉出來,目前工業上可以從葡萄糖裂解氫化得到,為白色結晶狀,甜味大約是蔗糖的一半,一公克可產生三大卡的熱量。由於它含在口中會有清涼感,且不會引起蛀牙,所以常被用於製作口香糖或無糖糖果。
l 甘露醇(mannitol):一八○六年被分離出來,亞洲有一些棕色海草中便富含此種成份,它呈現白色結晶狀,甜度約為蔗糖的百分之七十,一公克可產生二大卡的熱量,常用於製造無糖糖果或果醬等。
l 木糖醇(xylitol):一八九一年由木醣(xylose)氫化而得,是木糖代謝的產物,木糖廣泛存在於各種植物中,可從白樺、覆盆子、玉米等植物中提取,目前主要產自中國。木糖醇主要由木糖的加氫還原得到。木糖醇的甜度與蔗糖相當,但熱量只有蔗糖的60%。由於它和山梨醇一樣具有清涼的效果,因此也常用於糖果、口香糖或清涼口含錠的製造。
二、化學合成
l 糖精(Saccharin)是一種無熱量、由人工合成的甜味劑,甜度是蔗糖的300-500倍,安定性高,可以用在烘焙食品中,但在品嚐過之後,會有輕微的苦味和金屬味殘留在舌頭上。 它不會被人體消化分解,由人體吸收後自尿中排泄,不會堆積在體內。自從1900起,糖精鈉鹽、鉀鹽即開始被廣泛的使用在標榜低卡的食品和飲料中,但食用過多對人體是有負擔的。
l 甜精 (Cyclamate)有人稱甜蜜素或特蜜素,甜精在1937 年被發現,廣泛地使用於一九五○年至一九七○年間,甜度為蔗糖的三十倍左右,在一些研中曾發現甜精雖無致癌性但可能為癌促進劑(Cancer promoters),因此美國於一九七○年八月全面禁用,但是聯合國的國際衛生組織(WHO)及歐洲共同市場都認為它是是安全食品添加物。在台灣,使用於特殊食品時需先取得中央許可,目前只允許用於蜜餞、瓜子、碳酸飲料、代糖碇等,必須在規定的安全使用劑量之內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