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巧吃健康---早餐篇


營養學家提倡:早餐吃得好,午餐吃得飽,晚餐吃得少。在外國也有類似的說法:早餐吃得像國王,中餐吃得像王子,晚餐吃得像貧民 (Eat breakfast like a king, lunch like a prince and dinner like a pauper)。這跟現代人,尤其是上班族,常見的飲食習慣大不相同,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如何吃巧吃健康吧。

早餐一定要吃的原因,是因為經過一夜的消化,早晨起來時胃腸道幾乎已經沒有食物,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必需的營養物質已開始匱乏。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時且全面的補充,上午就會感到注意力不集中、思維遲鈍,導致工作效率低下。到了午飯時間,也難免因為強烈的飢餓感刺激,而想攝入更多的能量,如果吃得過飽,下午就會感到想睡,還會累積過多的能量在體內,影響減肥效果。

營養學家建議,早餐應攝取約佔全天總熱能 (2000大卡) 20-30%。而在早餐能量來源比例中,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佔總能量的55%-65%,脂肪應佔20%-30%,蛋白質佔11%-15%。這樣的比例建議是因為,若是只吃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品,例如麵包、蛋糕,因含有大量澱粉和糖分,進入體內後會合成出更多的有鎮靜作用的血清素,導致腦細胞活力受限,無法最大限度地動員腦力,使得工作和學習效率下降;另外像是煎炸類的高脂肪食物,則會造成攝入脂肪和膽固醇過多,消化時間長,而使血液過久地積於腹部,造成腦部血流量減少,因而導致腦細胞缺氧,整個上午頭腦昏昏沉沉,思維遲鈍。

所以一份營養早餐應以營養均衡為原則,以五穀雜糧為主,如米飯、麥片、雜糧麵包等,搭配大盤生菜沙拉或燙青菜,再佐以適量的煎蛋、肉類、奶製品,最後別忘來點水果或果汁喔。

以下是參考健康雜誌及網路文章,歸納現代人常吃的早餐類型,提出的搭配建議:

麵包牛奶族

不論甜麵包或鹹麵包,油脂含量都不少,而且糖分太多,又經過精緻加工,營養價值不高。糖分太多的早餐有個壞處,它讓血糖很快升上來,又很快掉下去,而且還會掉得偏低,所以可能早上不到10點,精神就會開始走下坡。

建議:

1.     兩歲以上的小朋友和成人,可以改喝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,以減少一天的脂肪總攝取量。

2.     夾餡麵包的熱量、油脂量都偏高,不要常吃。如果想吃甜的,可選擇吐司抹1小匙醬料。也建議經常應變換塗抹吐司的醬料,避免每天塗奶油(累積反式脂肪酸)、花生醬(累積黃麴毒素)或果醬(累積糖分),並且塗少一點。

3.     兩片吐司抹花生醬、奶油或夾一片低脂乳酪,再喝一瓶低脂牛奶或優酪乳,是比較適當的選擇。如果有時間,準備一些生菜、蕃茄、小黃瓜夾著吃,營養會更均衡。


早餐店族

不論三明治裡的火腿還是漢堡裡的肉,都是油煎,再加上煎蛋和塗上厚厚一層脂肪含量高的沙拉醬或奶油,油脂可能攝取太多。
另外,搭配的飲料也是個問題。以奶茶為例,其中的奶含量其實很少,若還添加糖分,實在不健康。

建議:

1.     要求店家不塗沙拉醬或塗薄一點,以減少油脂攝取。
2.     中、晚餐多補充蔬菜。每天須吃3碟(約半斤)。
3.     咖啡一天控制在兩杯以內,早上可以喝牛奶含量較多的拿鐵。不過,茶和咖啡最好在餐前或餐後兩小時才喝,因為會影響人體吸收鐵質,所以盡可能不要跟著餐喝。
4.     這類早餐容易吃進過多油脂,一星期不宜超過三次。
5.     吃西式速食店的早餐,建議不要點套餐,例如吃漢堡就不要再吃薯餅。飲料選擇小杯柳橙汁或牛奶,而不要喝糖分多、空熱量的冰紅茶、可樂。另外,這類早餐油脂多、熱量偏高(超過500卡),所以當天的午、晚餐不要再吃炸、煎、炒的食物,儘量選擇滷、煮或蒸的烹調方式。

燒餅油條族

燒餅、油條搭配豆漿的吃法,蛋白質品質還算可以,豆漿中有豐富的離胺酸,但缺乏甲硫胺酸,而燒餅、油條正好相反,缺乏離胺酸但有豐富的甲硫胺酸,兩者能互補。不過,油脂過多,讓多數營養師對這類早餐評價低。

至於飯糰的熱量和油脂量更是嚇人,主要問題出在裡面包的油條、肉鬆等,也都含有偏高的油脂。一個中型飯糰熱量高達550卡以上,來自於脂肪的熱量大約佔總熱量的47%左右,如果搭配一杯豆漿或牛奶,總熱量就超過700卡,比較適合重勞力工作者偶爾吃。

建議:

1.     這類型早餐的熱量高、油脂高,最好少吃,一星期不宜超過一次,而且當天的午、晚餐必須儘量清淡,不要再吃炸、煎、炒的食物。
2.     這類早餐一樣缺乏蔬菜,所以在另兩餐要多補充。水果則視個人習慣,可以吃一份,或者早上不吃,中午、下午各吃一份。
3.     外賣的豆漿大都放太多糖,所以建議買未加糖的清漿,然後自己再酌量放糖。
4.     吃燒餅或油條時,建議搭配豆漿而不要搭配米漿,因為米漿仍是米製品,和燒餅、油條一樣缺乏離胺酸,蛋白質品質比較差。

留言